誰是電子垃圾回收大王?靠回收廢舊電子垃圾,一年_香港回收廢舊電子垃圾_悄悄賺走上百個億,還是深圳的公司。
2021/3/20 16:27:03 點擊:2389
人類每年都要丟棄大量的電子垃圾,去年2018年電子垃圾的規模達到了4800萬噸,隨著電子垃圾對環境的影響日益嚴重,垃圾回收也被人們越來越重視,而在中國,最具代表性的電子垃圾回收企業,就是格林美,每月靠回收電子垃圾能有超過十億元的收入。
最近這些日子許多城市開始實施垃圾分類,而垃圾分類回收也成為了這段時間熱議最多的話題,隨著人們對消費電子的依賴性越來越高,世界各地的電子垃圾數量也是一年比一年的多,有市場報告顯示,2018年,世界電子垃圾總量達到了4800萬噸,如果人類不做改變,按照現在的發展趨勢,30年后的2050年,每年所產生的電子垃圾規模將達1.2億噸,其中僅僅只有五分之一可以被回收。
20世紀90年代我國進入電器電子產品的快速增長期,家用電器的平均使用壽命為8-10年,導致近年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產生量迅速增加,而且電子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平均使用壽命越來越短,更加快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增加。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中含有鉛、鎘、汞、六價鉻、聚氯乙烯塑料、溴化阻燃劑等有毒有害物質,處理不當將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產生巨大危害;同時,廢棄電器電子產品中富含鐵、鋁、銅、玻璃及各種稀貴金屬,以及可供回收利用的塑料等多種資源,如果能夠再生利用,則有助于實現資源的循環再利用。
目前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流向主要有四個方面:再使用、存儲、拆解和填埋,其中被拆解處理的比例不足20%,而拆解工藝多為物理拆解,缺乏深度加工,導致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利用率非常低。鑒于大量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帶來的環境問題和回收利用價值,未來拆解處理勢必成為主流方向。
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行業共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 2005年以前,我國各地自發形成拆解處理集散地;第二階段是2005年到2009年,國家建立少數廢舊家電處理示范企業;第三階段是 2009 年到 2011 年,隨著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的實施,大量新興的廢舊家電拆解企業成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對從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的企業必須取得的相關資質做出了明確規定;第四階段是2012年以后,國家開始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企業實施更加嚴格的資質管理,并對優質處理企業給予基金補貼。

我國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體系建設共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03年12到2009年1月。國家確定了浙江省、青島市、廣東貴嶼鎮作為廢舊家電回收利用領域的第一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在運作早期,處理企業紛紛面臨著“無米下鍋”的困境。
第二階段:2009年2月到2011年底?!稄U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首次較全面地規定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的基本法律制度。為配合該條例的實施,2010 年我國頒布實施《家電以舊換新實施辦法》,在28個省市開展家電以舊換新試點,2011年全國廢舊電器電子產品拆解率達到84.44%。
第三階段:2012 年以后,以取得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的企業為主導的多層次回收體系開始建立。但是隨著 2011 年底以舊換新政策到期,2012 年的拆解率迅速回落到 28.13%。
2012 年 5 月我國頒布實施《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建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對取得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的企業給予補貼,電視機、冰箱、洗衣機、空調和電腦分別補貼 85 元、80 元、35 元、35元和 85 元,基金補貼使得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企業獲得提升回收價格的能力,2013 年的回收處理率上升至 52.28%。
在一系列政策法規的支持下,經過多年發展,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行業逐步實現了專業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大部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得到安全有效的回收和處理,危險廢物得到安全處置,資源得到循環再利用。
在《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和基金制度的推動下,我國獲得處理資質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企業已經覆蓋全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已經實現規?;幚?。在日益嚴格的管理政策推動下,處理技術和管理水平不斷提升。2018 年是基金制度實施的第 7 年,處理基金延遲發放給處理企業帶來的資金壓力愈加嚴重。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升,以及一部分處理企業的減產和停產帶來的市場空間使另一部分處理企業迅速擴張。2018 年,處理企業的處理能力達到 1.7 億臺,比 2017年小幅提升。2018 年,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處理量比 2017 年小幅下降,約 7900 萬臺,處理行業整體穩步向前發展。2018 年,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行業發展情況呈現以下特點:
A、廢電視機處理占比持續下降,廢電冰箱、廢洗衣機和廢微型計算機的處理量占比提高;B、處理企業分化明顯,行業集中度穩步上升。此外,通過處理企業調研,不同處理企業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成本、拆解效率也具有較大的差異。C、小家電的拆解能力顯著提高,根據 2018 年處理企業調研,一些處理企業已經具有小家電的拆解能力,并獲得當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處理資質或列入電子廢物拆解處置臨時名錄企業。D、為減少資金積壓在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里,處理企業調整拆解結構,廢電視機、電腦的回收處置量減少,廢舊空調、冰箱、洗衣機產品回收處置量大幅增加。E、處理工藝流程和處理技術向高效化發展。隨著處理企業的發展,處理產品和產能的擴大,處理工藝和設備的柔性設計和高效利用空間設計成為行業的需求,處理企業已經開始技術和裝備的升級改造。F、處理企業管理和技術水平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處理企業建立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信息化管理系統。G、廢舊家電回收行業不斷創新回收模式,互聯網+回收的品類不斷擴大;通過生產者責任延伸試點,引導生產企業構建綠色設計、綠色生產、綠色消費、綠色物流、綠色回收和處理的全生命周期的綠色供應鏈,生產企業 ERP 回收模式已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已初見成效;地方政府積極推進回收體系的建設,從環衛企業、生產企業、銷售企業、再生資源企業、互聯網企業構建全方位的回收渠道。
2、行業準入標準
(1)行政許可資格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規定:依照《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和《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許可管理辦法》的規定取得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的企業,對列入《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目錄》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進行處理,可以申請基金補貼。
《關于完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等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確:除將已獲得基金補貼的優質處理企業納入規劃外,本通知發布前已經環境保護部備案的各?。▍^、市)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企業規劃數量不再增加。各省(區、市)環保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通過修訂本地區規劃,淘汰技術設備落后、不符合環保要求、資源綜合利用率低、缺乏誠信和管理混亂的企業,并將優質處理企業納入規劃。而根據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電子分會的統計,全國各?。▍^、市)規劃建設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企業的總量為 121 家??梢姡M入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行業首先需取得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未來該行業的新進入者將面臨較高的資格門檻。
(2)環保壁壘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企業資格審查和許可指南》對獲得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的企業在廠區規劃、貯存場地、處理場地、監控設備、企業數據信息管理系統、污染防治設施等方面均有明確要求;同時對于處理企業的分揀、包裝及專用容器的數量、使用與存放有細致規定,對處理人員的佩戴防護用品提出了規范;且要求處理企業具有健全的環境管理制度和措施。沒有嚴格的環保設施和環境管理體制的企業將難以通過環保部對處理企業資格的審查。
3、有利因素
(1)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
當前,循環經濟的推行以及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在全國范圍內展開,國家頒布實施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規,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集中發展一批循環經濟優勢企業,為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行業的發展帶來良好的政策環境。
中國電子垃圾回收大王:靠回收廢舊電子垃圾,一年悄悄賺走138億
(2)家電更新換代的提速提供了充足的可回收資源
我國家電的保有量大且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每年都有大量廢棄家電被淘汰而進入回收處理行業,為廢舊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處理行業提供了充裕的可回收利用資源。
(3)正規回收處理企業的增加促進行業的有序競爭和規范發展
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行業原本充斥著大量家庭作坊式的個人或小企業,他們憑借在環保、物流、稅費方面的低成本優勢,高價回收廢舊電器電子產品,手工野蠻拆解,拆解產物中的重金屬、有毒化學物質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而且拆解技術落后,很大一部分再生資源無法得到循環再利用。《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的頒布與實施,為取得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的企業提供拆解處理基金補貼,增強了正規拆解企業的盈利能力與競爭力。家庭作坊式個人或小企業由于沒有基金補貼,對回收而來的廢舊電器電子產品不再自行拆解,轉而銷售給正規拆解企業。目前,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行業的競爭已從正規企業與家庭作坊式個人或小企業之間的競爭,轉為正規企業之間的競爭。未來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型正規企業將進一步對小企業進行收購、整合,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行業也將得到進一步的規范發展。
4、不利因素
(1)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尚不健全
我國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尚不完善,再生資源回收的行政監管力度有待加強,相當一部分廢舊資源還無法實現定點收集、定向流動、專業化回收,再生資源回收效率較低。
(2)再生資源的回收成本高昂
我國尚未形成消費者、生產者付費的再生資源處理計費體系,從事再生資源回收處理的企業仍然需要為再生資源支付高昂的回收費用,制約了我國再生資源循環利用企業的技術研發投入,不利于我國再生資源循環利用企業的快速發展。
(3)拆解處理技術水平有待提升
目前我國拆解技術水平較低,拆解工藝落后且多為物理拆解,缺乏深度加工,拆解處理設備有待升級,拆解處理效率有待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有待提升。
5、廢舊電器電子產品拆解行業競爭格局
目前,我國廢舊電器電子產品拆解主體分為兩類,一類是具備一定處理規模、取得環保部門核準的正規拆解企業;另一類是家庭作坊式的個人或小企業。此前,由于家庭作坊式的個人或小企業在環保、物流、稅費方面成本較低,使得其可以通過提高收購價格回收更多的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從而在廢舊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行業處于壟斷地位;而正規企業由于成本的先天劣勢,難以與家庭作坊抗衡,從而面臨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回收不足的境地,并且為達到拆解過程的環保標準,需要投入先進的拆解處理設備,拆解成本明顯高于小作坊。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出臺,取得拆解資質、享受定向補貼的正規企業,能夠用市場化的手段收購廢品資源,擴大回收規模,并在規?;鸾獾倪^程中通過深度拆解與深加工,提升拆解毛利率。而沒有補貼資質的家庭作坊式個人或小企業將面臨淘汰或被整合的境地。行業將從無序競爭走向規范發展階段,預計未來拆解市場將向取得拆解資質、享受定向補貼的正規企業集中,具有現代化、信息化回收系統與先進拆解生產線的大型企業,將在規模化回收拆解中受益,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
根據財政部聯合環保部、發改委、工信部發布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補貼企業名單》,我國已有上百家企業進入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補貼企業名單,其中,每個省都有 3-5 家規模較大的核心企業,另外由于存在運輸成本,廢舊電器電子產品拆解企業的經營范圍一般受到回收半徑的限制,因此廢舊電器電子產品拆解行業形成區域割據的競爭態勢。
靠回收廢舊電子垃圾,一年悄悄賺走上百個億,還是深圳的公司。
電子垃圾對環境有著嚴重的危害
電子垃圾對于普通人而言毫無用處,同時延時污染環境的罪魁禍首之一,就拿一枚普普通通的廢電池來說,有研究表明,一顆廢電池被丟進自然界后,能夠污染六十萬升水,足夠一個人用一輩子,僅僅是在中國,每年大約有七十億廢電池要消耗,如果處理不當,會對地下水、環境以及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誰是電子垃圾回收大王?靠回收廢舊電子垃圾,一年悄悄賺走上百個億,還是深圳的公司。
電子垃圾當寶貝,靠垃圾回收做到138億年收入
在一般人眼中,電子垃圾毫無用處,但是有一家中國企業卻將電子垃圾當成了寶貝,它就是格林美,主要的業務就是做電子垃圾回收然后循環再利用,靠著回收電子垃圾每個月的收入可以超過十個億,在去年2018年創造了138.77億的營收,同比提升29%,市值高達189億,也是中國最大的破爛王。
中國電子垃圾回收大王:靠回收廢舊電子垃圾,一年悄悄賺走138億
許開華為什么要創建格林美
在許多年以前,格林美創始人許開華還是一位大學講師,有一次他前往日本做學術交流,發現日本人在資源循環利用方面做得非常優秀,還有一名日本學者告訴他,地球的環境資源有限,如果污染范圍一天比一天擴大,終有一天全人類都將面臨生存問題,許開華對于日本學者的言論很是上心,他還做了一番深入調查,發現廢電池是環境最大的污染源之一,如果可以做到回收利用,不僅保護了環境還減少了資源的浪費,而當時的國內并沒有企業在做,許開華認為可以搶占先機,于是在國內創建了格林美。
正所謂完事開頭難,格林美剛剛建立時遇到了許多困難,尤其是資金問題,技術團隊光是電費一年就要花幾十萬,早年的時候甚至連給員工發工資都成了一個非常頭疼的問題,初期的時候許多員工因為無法忍受而選擇了退出,在最初的幾年公司幾乎沒有什么收入,但是格林美還是堅持了下來,研究出了許多將電子垃圾回收利用的技術。
擁有完整的回收再利用產業鏈
據說全中國每年所消耗掉的廢電池有十分之一被格林美給回收了,其它各種電子垃圾格林美也都有回收再利用,電子垃圾中的鈷、鎳、銅、鎢都屬于稀缺資源,回收之后還能繼續使用,如今的格林美已經擁有了健全的稀有金屬回收再利用的產業鏈。
中國電子垃圾回收大王:靠回收廢舊電子垃圾,一年悄悄賺走138億
截止2018年年末,格林美已經申請了1675項專利技術,參與了超過170項行業標準的定制,隨著人們所面臨的環境問題越來越惡劣,格林美這樣的企業也被越來越重視,在未來,格林美還將繼續深耕電子垃圾回收領域,為人類環境的保護與資源的再利用做貢獻。
- 上一篇:你所知道的電子廢棄物有多少得到回收利用嗎?僅六分之一廢物得到環保處理,看來_香港環?;厥誣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 2021/3/20
- 下一篇:廢舊衣服回收真的成了賺錢行業!那街頭停的那臺蘭博基尼是做香港廢舊回收老板的嗎? 202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