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發展進入新周期的今天,鋰電池企業要保證訂單的穩定交付,擴大產能,必須要有全自動、智能化的鋰電池生產線,鋰電池不好做了嗎?
2021/5/14 21:33:28 點擊:537

3月20日,2021鋰電池智能制造峰會上,由“斯坦德機器人”冠名的核心設備及產線自動化專場上,斯坦德機器人柔性物流生態官梁凱翔、瀚川智能互聯產品總監趙翔、速博達自動化總經理張建華、德賽電池儲能事業部總經理郭慶明、力神電池高級專家李偉等嘉賓就鋰電產線智能化、數字化改造的難點和難點進行了熱烈討論。
為何鋰電產業做不好?
張建華表示,速博達作為一家自動化設備廠商,進入鋰電市場,首先是要尋找有競爭力的差異化產品,目前有大量的廠商在自主組裝、自主測試、靈活操作等環節,BQ4015YMA-85所以速博達需要選擇規模相對較大、實力相對較弱的領域切入,例如模組、PACK線、電芯端設備等。
在工業發展進入新周期的今天,鋰電池企業要保證訂單的穩定交付,擴大產能,必須要有全自動、智能化的鋰電池生產線,這使得電池廠可以在保證鋰電池生產工藝的基礎上,確保所生產的鋰電池具有較好的一致性,高可靠的安全性能和通暢的良率,從而降低生產成本。
從終端角度來看,李偉指出,目前鋰電池生產線的升級主要包括老生產線和新規劃的生產線,新規劃的上手更加簡單,可以從頂層設計開始逐步搭建框架,而對老生產線進行改造的空間相對較小,比如老設備的數據輸出端口已經固定,數據是否能夠輸出哪些參數都需要設備供應商來提供,因此這一過程比較困難。梁凱翔認為,AMR鏈路鋰電智能化升級改造實際上也面臨著系列化難題,包括上述嘉賓提到的,老設備仍存在信息化孤島,即使AMR再智能,只要原有設備的智能化、數字化程度沒有相應提高,AMR也無法與之互動;這是第一個問題。
1是原設備的接口設計問題。對于極卷上、下料,設備最初設計時僅考慮了人工上、下料的方式,因此無論是界面設計還是其它細節設計,基本上都是以人為主導。但若采用AMR自動上、下料,則必然需要對原結構進行人工調整。總之,前期設備忽視了與機器人的交互,導致AMR在切入實際應用場景時,需要對其進行完整的改造,以充分發揮AMR的最大價值。
梁凱翔表示,對于現有設備進行改造并非每家終端都愿意嘗試,他們可能擔心這對產能或設備現有狀況的影響,AMR成功導入鋰電行業正是“攔路虎”。
李偉則認為,機器人畢竟是一個獨立的系統,對舊生產線的改造仍有很多工作。
趙翔指出,鋰電池產業的迅猛發展,使鋰電池企業自身也面臨著諸多問題,增加了自我智能化、數字化升級的難度。一是產能擴張,企業規模擴大,導致人才供給跟不上企業發展,這是公司管理上的缺失;

事實上,目前大多數企業在具體的生產過程中,單工序自動化、智能化程度已達到相當的水平;但工序間的協同、串聯卻存在著明顯的“弱項”。比如,一些企業車間缺乏系統的產量計劃安排,只關注前段備了多少原料,又生產了多少,這表明它們之間的協同并沒有形成良好的策略和科學的管理方式。
而且對上游供應商進入鋰電產品客戶的智能化升級,最大的困難就是Know-how這個深度行業。
張建華指出,鋰電業進入難易的關鍵在于掌握設備制造企業的核心訴求。過多地強調甲方的無人化或數字化,如果你不能向你的客戶說明他投入的成本可以帶來什么實際利益,以及他的回報周期與價值創造周期有什么關系,客戶很有可能不會買你的產品。
在終端客戶現場與競爭者對峙的時候,速博達將這些實際價值進行了闡述。比如,對方承諾的停機時間,速博達可以比他少一半,在效率方面,速博達可以比競爭對手多出多少,在制造產品時,采用這種為最終用戶創造價值的基本邏輯,競爭力就會越來越強。
最終設備的需求究竟是什麼?
作為終端廠商的代表,郭慶明直言,目前場上嘉賓傳達的想法和終端應用日常接觸的廠商沒有什么兩樣,但是終端往往不想聽這些東西。在PACK線上,關于裝配自動化,物流自動化,終端用戶都有自己的想法,他們需要的是與上游供應商相匹配的想法。
例如裝配自動化,終端生產投入了大量成本,但設備并不能普及,基本上沒有什么改造價值。所以越來越多的最終用戶希望裝配自動化可以返璞歸真,非常簡約,高效,靈活,這樣對客戶來說就可以大大降低整個生命周期的成本。
從物流自動化的角度來看,作為客戶,德賽不愿意重復早期裝配自動化的做法,希望供應商在提供高質量解決方案的同時,能夠指出一次性投入的數量,回報周期的長短,用戶在多長時間內能感受到所創造的價值,以及設備的后續使用是否可以更高效、更靈活,這些都是最終用戶心中所想的。
而最讓鋰電池生產商頭疼的是,李偉則表示,要區分供應商所說的到底“夾帶”了多少水分,他們所提供的交期、質量、性能等數據多少都是夸大的,如果供應商能說到做到,價格在很大程度上就不是最敏感的。
2是,設備進入工廠后發生故障,供應商是否能夠第一時間解決,從而避免了對生產效率的影響。這就是說,你是否把我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來處理,這是非常令人感動的。
- 上一篇:電動車大量普及,磷鐵鋰電池與三元鋰電池誰_香港鋰電池報廢_才是未來的老大? 2021/5/14
- 下一篇:全球動力電池產業專利申請TOP10中,寧德時代、比亞迪和國軒高科_香港回收鋰電池_分別位列國內申請者之首。 2021/5/14